上世纪60年代末,刘秋甫怀着对艺术的理想和热忱,来到美国南加州大学艺术系攻读硕士学位,也开始了他在美国的艺术之路。和很多旅居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一样,他的作品中同样带有强烈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如果说艺术家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艺术作品表达的承载,寄托了艺术家的思想和内涵。刘秋甫则并没有像许多旅居海外的艺术家那样去解构社会政治因素,这和后来经历过85思潮的中国艺术家在选择艺术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时间和环境改变一切,也许这和他出身香港,未经历过中国大陆那段动荡和文化断层的时期有关。也正因如此,使得青年时期刘秋甫可以系统的接受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现代美学的教育,在作品的呈现上,至今他仍精研于绘画形式和语言本身的探索与创新。
20世纪70年代末刘秋甫在教室
早在去美国之前,刘秋甫便跟随意大利画家Mr. Antonio Casadei学习印象派绘画,西方现代艺术不可避免地在他身上留下烙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如果说塞尚在空间的处理上仍然遵循着西方传统的构图方式,那么毕加索则在此基础上彻底打破这一规则,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刘秋甫的悬浮山水系列作品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同样采用多角度、多空间的并置。所不同的,刘秋甫并没有局限在单一的观看方式,而是让画面从不同角度形成一种新的观看路径,他利用自己独创的“四方透视法”,从画面的多个方向重新组合在一起,使得无论是横置还是倒置都可以产生新的构图与空间,以此打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结构形式从而形成新的视觉景观。这种解构主义的创作方法,让“破坏”成为了“突破”。
刘秋甫在博鳌亚洲论坛上
中国山水画中的“构图”,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当代专业术语,尽管经历了顾恺之的“置陈布势” 、谢赫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 、乃至后期的“布局”“章法”等各个时期的不同称谓,其核心都体现了景物、画面和心理三者的联系。刘秋甫的“四方透视”的构图方法在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基础上把多个景物空间并置在同一画面中进行重新“布局”,并且将山水的形象抽象为线条,使画面的上下左右产生多重的观看角度,把观看者的心理引向一种超现实的情境之中,这也更加接近情感的真实。画家把这些山水作品叫做“未来表现派山水”,用带有明显西方式的艺术概念来给水墨山水作品定义,这表明刘秋甫在面对东西方艺术连接时既有一种融合贯通的决心,也有一种打破传统开辟新道路的野心。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刘秋甫在创作中的方法论和创作过程,会发现这些作品其实已经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也有着迥异的思考逻辑和审美倾向。它是一种抽离了现实世界的语言表达系统,是基于“艺”与“思”的高度凝练。
刘秋甫作品的活力是多方面的,互动构图绘画是一个崭新的尝试,也是挑战传统的展览形式,让观者参与到他的创作中,从而激发出新的视角。在他的互动构图绘画中,他将作品分隔创作在可活动的画块上,再由观者参与组合,让观众可以参与到山水画作品的创作中。这种充满持续而又不断变化的作品富有动感、激情和偶然性,是刘秋甫创作理念的进一步延展。同时塑造出的山水韵律,或为随机性的即兴创作,或体现为明确性的物理结构。这种随机性的组合自然无拘无束,随着观众的持续性参与,使他的作品没有真正的固定在具体的构图中。事实上,这些作品在本质上是难以固定的,因此无论在方法论和形式,还是在叙事层面都因观众的持续性参与而无法定位。这种叙事方式处于不断地变化和演进当中,让山水画呈现发人深思的情景。绘画技巧可以在一幅画中创造幻想空间,而在另一副画中创造完全不同的效果以表现完全不同的观点。在刘秋甫的这些互动构图山水作品中,总是存在探索其他路径的自由空间,我们也总可以观察到局部画块之间不断变化组合的山水画韵律和不断呈现新的绘画的可能性。
移动画块作品 刘秋甫
刘秋甫在六十年代除研究八大山人的笔墨法外,曾随丁衍庸先生学习水墨画,对他的用笔和用墨法帮助极大。从他的水墨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在情感上和水墨画技法的关联及为紧密。他所描述的情感更多地是在诉说着悲剧和挣扎,挣扎的悲剧是对其不公命运的反抗。这还要追溯到他幼年时家族遭遇的重大变故,人生就是这样残酷,灼伤的心灵已成为他和“人”之间的一道厚厚的隔幕,就算身处嘈杂的人群中,他仍然是疏离的。他甚至妄想飞到天外去寻找他梦中的世外桃源。刘秋甫的一幅名为【探天图】的山水画,是1960年代中,在他学生时期创造的构图,对他个人来说是一幅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步入自己幻想天外桃源的第一步。
艺术作品表现了创作者的一种思绪。当刘秋甫为了自己的艺术理想而在精神和肉体上做着挣扎时,他的作品也散发出史诗般的悲壮效果,像一首让人动情的诗歌。从幼年时在贫苦中挣扎,到后来成为美国著名学府的教师,他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源泉。在《风景》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在大面积的黑色背景上,着力画出极之多元的色彩,运用象征性的手法去诠释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他所表现的并不是单纯的把个人经历直白地叙述出来给观众看,而是想通过绘画描绘出一个能被受众理解的完全个人化心绪。使观众能切身体会到他绘画中所
传达的力量和意志,至少可以暂时进入到画家内心世界里去感受他的经历。在此动机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更容易能把观众带进那个绽放在“黑”暗背景中的顽强的孤独的灵魂里。
风景系列作品
立体山水作品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